ZJAM
Zhejiang Association of Michigan
密   歇   根   浙   江   同   乡   会
Home | About | News | Events | 浙江名人 | 杭州诗词 | Contact

談家楨

談家楨(1909~)遺傳學家。浙江寧波人。1929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生物系,並獲理學士學位。1930年獲洛茲基金會頒發的獎學金,同年成為燕京大學李汝祺教授的研究生。1934年,他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摩爾根實驗室深造,在摩爾根及其助手杜布讚斯基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1936年,他的博士論文《果蠅常染色體遺傳圖》答辯通過,獲哲學博士學位。1937年,他接受竺可楨先生的邀請,就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理學院院長。一直到解放後院系調整,任復旦大學生物系系主任。談家楨從事遺傳學教學和研究50多年,先後發表了50余篇研究論文和學術綜述方面文章。特別在異色瓢蟲色斑遺傳變異研究領域有獨創性的成就。他發現瓢蟲色斑遺傳的嵌銀顯性現象,1946年提出亞洲瓢蟲色斑嵌銀顯遺傳理論。這個理論引起國際遺傳學界的巨大反響,認為是對經典遺傳學發展的一大貢獻。60年代,他和他的助手從我國國情出發,結合原子能和平利用及原子彈防護等戰略需要,選定以獼猴的輻射細胞遺傳學研究方向。在此領域取得較大成果。談家楨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曾被推選為第八屆國際遺傳學會常務理事,第15屆國際遺傳學會顧問委員、國際遺傳學會副會長。聯合國命名他為聯合國科學技術發展中心非政府性組織指導委員會委員及國際非開發植物利用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遺傳工程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19854月,談家楨榮獲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外籍院士稱號。1980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